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非常重要?

郑杨 好书探 2024-01-29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学习目标,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教育部文件指出,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关于该课程的设置,很多老师和家长表示支持,认为孩子们可以通过劳动课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体验生活的美好,更加热爱生活。但是也有家长担心,现在的孩子,每天睁开眼睛就是学习,为了完成作业,连睡觉的时间都缩短了,对做家务和参加劳动不积极,劳动课有可能变成家长的新负担。


那么,设置劳动课的意义何在?为什么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非常重要?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好处在哪里?从孩子几岁开始培养比较合适?家长和学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使孩子更乐于接受?家校该如何配合?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采访了几位青少年教育专家和多年来关注孩子教育的儿童文学作家,探讨了这些话题。



孩子不爱干活,首要责任在家长

儿童文学作家周敏曾作为志愿者担任一个夏令营的辅导老师,营员大多是十四五岁的初中生。令她感到惊讶的是,在更换住宿酒店时,好多同学都遇到了收拾行李的难题。特别是一位个头很高的男生,给她打电话求救。在周敏敲开孩子房门的一刻,看到一个敞开的旅行箱里,乱七八糟地塞满了各类物品,箱子四周的地上还躺满了衣服鞋袜,男孩正愁眉苦脸地看着行李箱,不知如何是好。经过了解得知,这位学生的妈妈因为知道孩子不会洗衣服,行前就按照一天一套衣服的标准给他打包行李,可现在他想要把前几天换下的脏衣服塞进去,却发现空间严重不足……那一刻,周敏不由感叹,当代少年儿童,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劳动能力真的低到这样的水平吗?


周敏,儿童文学作家


其实周敏遇到的情况,对于现在很多中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记者曾经看过一则新闻报道,杭州一所小学的食堂精心为新生准备的午餐产生很多剩菜,老师发现被孩子们剩下的大多是虾,觉得很奇怪,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因为很多孩子不会剥虾壳,于是干脆不吃了。至于中小学生不会做家务、不会做饭甚至不会削水果、系鞋带等等情况更是时常有所耳闻。等到孩子长大了,家长们才着急上火,殊不知正是自己错误的教育理念,造成孩子劳动意识淡薄,劳动兴趣和能力缺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儿童文学作家徐玲曾创作了《流动的花朵》《我会好好爱你》等几十部关注当代青少年儿童现实生活的作品,获得过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等众多奖项。在采访中,她认为当下孩子们的劳动能力总体是令人担忧的,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与教育者偏重应试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在很多家长眼中的教育往往简单等同学科成绩,与事关前途命运的学科成绩相比,劳动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微不足道、可有可无。”家长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把学习成绩搞好就可以了,其他事情不用操心。很多家长非常溺爱孩子,连孩子应该自己做的事情也不让他做,实际上,这是剥夺了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徐 玲,儿童文学作家

上好劳动课有利于孩子个人成长

劳动是一切创新和进步的基础,培养劳动习惯对孩子获得一生的幸福非常重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将劳动课程独立出来,这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的举措。这个举措不仅对孩子的个人成长有利,对我们整个民族的未来也至关重要。


在采访中,儿童阅读教育研究者、童书翻译孙慧阳反复强调,无论是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交易。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者,都要先从认知上重新思考劳动与生活二者的关系。儿童在劳动中习得或养成的能力,亦是其成长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部分。任何把劳动与日常生活隔离或对立起来的认知与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把劳动的时间“归还”给儿童,不仅仅是助力其面对未来生活、成长独立及社会化的需要,也是助力一个人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总结生活,从而令身心健康成长的机会。


孙慧阳,儿童阅读教育研究者、童书翻译

孙慧阳还谈道:“在如今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之下,劳动之于当下的儿童,无论从内容到采用的方式、方法上,与我们的童年相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中,哪些日常事项可以划归为儿童已经可以力所能及的事情,哪些是需要成人示范、带领去尝试做的事情,需要仔细区分,但无论哪一样,劳动习惯的养成与劳动能力的获得与提升,都需要儿童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慢慢累积经验,最终才能形成可内化的习惯与能力。”


著名阅读推广人、悠贝创始人兼CEO林丹有着超前的教育理念,她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劳动能力培养放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她认为劳动分脑力和体力两部分,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重视脑力多于体力,这导致很多孩子失去了直接体验生活的大好时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林丹希望让孩子在较小的时候能通过亲身体验,热爱多元的劳动,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帮助孩子建立这样的认知和习惯,将是她一生的财富。虽然,长大以后的孩子,他们可能脑力劳动多于体力劳动,但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太大了。”


用孩子喜爱的方式来引导

让孩子热爱劳动,要用孩子喜爱的方式来引导,这其中家长的责任很重要。事实上很多孩子在参与劳动时是非常投入和异常快乐的。孩子很小的时候都积极主动地给大人做小帮手,乐此不疲,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劳动主动性越来越差,这与有些家长的误导分不开。


“在一些家长眼里,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劳动可以忽略不计。其实,劳动与学业并不矛盾,劳动有益能力培养、身心健康,而且适当的劳动是一种很好的调节,能让孩子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徐玲告诉记者,为引导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她曾专门写了一本书《我不是小懒虫》(晨光出版社2021年1月版),书中主人公小布谷喜欢玩、喜欢吃、喜欢看动画片,就是不喜欢劳动,妈妈对此头疼不已,最终在妈妈和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小布谷爱上了劳动。徐玲说很多家长看到这本书都十分感慨,认为书中帮助小布谷爱上劳动的一些做法对大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对很多不爱劳动的孩子也有一定启发。徐玲说她对自己的女儿要求也很严格,为了培养女儿的劳动观念,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告诉她,自己的事自己做。每个人做好各自的事情,就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因此她一直很爱劳动,自己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饭菜做得还可以,家里买了小家具她总是抢着拼装,有空还出去做志愿者,女儿常说,劳动让她感受到了生活更美好的一面。”

林 丹,阅读推广人、悠贝创始人兼CEO


生活即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在陪伴中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实现教育目标,是最事半功倍的。林丹有两个建议给家长,首先是要创建环境,打造圈子,让孩子不知不觉在家长用心安排的“教育”场景和活动中快乐成长。“孩子成长的环境千差万别,城市里的孩子缺乏脚踩泥土的机会,我们可以在院子里、阳台上一起种菜,也可联合有共同教育认知和意愿的家长一起,在郊区租个大棚种植蔬菜水果养鸡养鱼,周末的亲子活动也有了稳定的人群。”其次,家长要重视言传身教,家长自己对待家务的态度,也深刻影响孩子的认知。下厨做饭煲汤是为家人准备满满的爱,清洁卫生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热忱,照顾宠物养护植物是对生命生生不息的希望。现在教育的误区是重脑力不重体力,金钱万能论和分数绝对论,会让家长功利性目的感太强,反而剥夺了孩子热爱劳动的机会。“我在孩子小的时候希望她爱阅读爱运动,在生活中建立更多真实的直接体验,所以我们家租了农业大棚,既满足外公外婆种植养殖的乐趣,也成了孩子每个周末劳作的乐园,还是她呼朋唤友体验农耕生活的社交场所。我们家都以田园生活为乐,喜欢小动物,孩子自然也有机会参与其中并乐在其中。”


作家、阅读推广人徐庆群自从做了母亲,就非常关注对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因为劳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或者叫本能,因为没有劳动就是没有人类的进化。如今,社会的发展进步让更多劳动力解放、更多劳动变得不再必须,而连续几代的独生子女社会现实对孩子从小娇惯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劳动从人应该具有的本能而变得越来越生疏。长期以往,这必将导致人的异化。”多年来徐庆群一方面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加入到资助贫困孩子的行列中,不辞劳苦地上课、家访。另一方面,她用手中的笔倾情讴歌那些志愿者,为志愿服务事业鼓与呼,被称为“志愿者宣传家”。她在2020年出版的《至爱》(希望出版社2020年6月版)一书中,首次提出“志愿文学”在当前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价值,号召青年志愿者拿起手中的笔,写下当代青年的故事,写下当代中国的故事。


徐庆群,作家、阅读推广人


谈到如何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她认为现在的孩子的确课业负担很重,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时间做家务或者参加劳动实践。“从思想意识上来说,当我们在培养孩子热爱劳动这个问题上提高认识以后,孩子去劳动便不是难题了,就是说首先要提高站位。其次,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要带动孩子劳动,不能指手画脚、只当指挥官。家长不要事事代劳,让孩子通过劳动充分体现自己在家庭中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最后,不同的年龄段要有不同的劳动项目,不要让孩子们觉得劳动是负担。通过劳动,孩子才可能体会生活的更多滋味,从而更加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努力学习。”


徐庆群认为,现在教育的最大误区是孩子的世界更多地“驻扎”在书本里,脱离真实的生活,也就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所以,这才会导致有些孩子常常经受不了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学习压力大了、人际关系紧张了,父母批评了、情感出现问题了,他们就容易抑郁甚至走向极端。“所谓挫折教育的提法并不科学,我认为锻造孩子意志品质的方法就是劳动教育。我的女儿比较热爱劳动。她一岁九个月就上了幼儿园,那时老师会每天记录孩子们的在园情况。第一天,老师就在她的小本上写着:袁来小朋友饭后帮老师擦桌子。她今年14岁,做饭、炒菜,缝衣服都会。” 


徐庆群告诉记者,她会经常跟女儿说妈妈小时候是多么热爱劳动。“同时,由于我们的工作比较忙,孩子从小都是我们自己带大的,所以就难免经常地让她自己去完成一些事情。放寒暑假时,她自己在家,中午自然就自己做饭了。她不仅热爱劳动,还养成了节俭的习惯。比如,袜子穿破了,她就自己拿出针线补。我说扔掉吧,她说不行,缝缝还能穿的。”


家校紧密配合,孩子才能热爱劳动

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让孩子热爱劳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配合也非常重要。周敏平时就非常关注青少年成长的主题,她的校园成长小说《北京小孩》《我和我的6 班》《沙海小球王》《红柳花开》等很受小读者喜爱。这些作品曾入选中宣部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推荐书目、全国妇联2020年亲子阅读推荐书目和月度“中国好书”。在采访中她建议,为了真正提升孩子的劳动技能,学校在开设一些相关课程,在提升教学趣味性的同时,也可以将考核纳入学期总评,这样一来,从学生到家长,自然会积极配合;其次,对于劳动技能、劳动习惯来说,“家庭是最好的课堂”,完全可以用轻松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家长言传身教,让孩子积极参与到劳动中来,在实践中提高技能水平,养成良好习惯。例如,一家人齐动手,准备一桌丰盛的晚餐,不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吗?很多时候,“成果驱动”往往会激发孩子的兴趣,家长不妨开动脑筋,让孩子多多参与家庭劳动,来提升他们的劳动兴趣。


林丹也认为,学校积极倡导,家长主动配合,家校共育共赢,才是最理想的状态。“老师一句话胜过家长十句话,记得我家孩子小学一年级时,学校有一个作业是做两个菜,海之味和山之味,孩子兴高采烈地和家长去准备食材,亲自体验了备菜做菜的全流程,一家人仪式感满满地围坐一桌,品尝孩子的劳动成果,那种成就感是能让孩子备受鼓舞的,这就是学校倡导家长配合的成果。家长给孩子们都拍了过程照片分享到班级群,学校里老师冲印了照片贴在主题墙上,这都是对孩子劳动的持续鼓励。在孩子的小学生涯中,每学期都有孩子们自制美食带到学校分享的主题班会活动,孩子们也很享受劳动的乐趣。”


在孙慧阳看来,在校园中,按“方案”要求,把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最直接的意义是从制度规定上把从事劳动所需的时间直接归还给儿童,让童年的生活更丰富多元、更真切立体、充实且有滋有味起来。在执行环节,如能够不打折扣地、真切地、长期落实下去,必将有利于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人际合作,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群体生活。“成人需要有耐心地面对儿童劳动技能的成长,应避免因怕儿童缺乏经验做不好而带来潜在麻烦就长期、过度代劳,剥夺儿童亲自实践、体验、优化、成长的机会。成人须管住自己的手与口,放手让儿童去尝试,做儿童成长的陪伴者与啦啦队。”


关于劳动课,家长们的回忆杀


林 丹:我小时候还是有劳动教育的,我们家乡对女孩子的基本要求是要会做家务会做手工,受大环境影响我也自然习得了这些能力。会做家务,常做家务,其实也不知不觉练会高效做事的能力,练会把看起来日日重复的事做出创新的乐趣,这些熟能生巧,熟而创新的能力,应用到成年以后对生活事业的平衡是很有好处的。特别是成为父母以后,如何游刃有余,一人多用,与小时候的综合锻练分不开,特别感谢家人从小的引领,没让我成为小镇做题家,而是生活事业小能手。我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也能发展事业且有余力热爱生活。


孙慧阳:童年时,校园里每年有定期的义务劳动日,也有不定期的公益活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一是对于活动本身就充满了好奇心,同时也作为对紧张学习的一种调剂与放松。在劳动过程中,彼此交流的话题都是新鲜的,拓宽了认知边界。完成任务之后,会获得满满的成就感与自豪感。在家庭生活中,劳动也是作为家庭成员体现自身价值的方式。无论是收拾房间、打扫卫生,或是帮助父母做饭、准备冬储物资……现在回忆起来,不仅仅从克服困难、虽败再战中得到了心性的锻炼、收获了劳动的能力,更是获得了踏实而充实的生活气息,与一家人其乐融融、齐心协力的有温度的亲情记忆。


徐 玲:我从小在外婆家长大。离开外婆家回来上一年级,学校不管饭,而爸爸妈妈单位都管饭,哥哥的中学也管饭,只有我没饭吃,这成了全家的难题。有一段时间,我被妈妈安排到她的小姑妈家、大舅妈家、同学家轮流蹭饭,后来有一天爸爸提出让我自己做饭,我当时吓哭了。在爸爸妈妈的帮助和鼓励下,我一点一点学会了热饭、热菜,接着尝试煮饭、炖鸡蛋,三年级暑假开始就能一个人张罗全家的晚餐了。回想起来,现在努力写作跟小时候努力学做饭的那股劲儿是一样的,总是在思考,这样行不行?怎样才能更好?能不能来点儿创意?当劳动成为骨子里的习惯,人生便有了更多美好的体验。


徐庆群: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劳动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劳动就和吃饭、睡觉一样,所以不需要课程。几岁开始劳动已经不记得了,大概从会走路就开始了吧。现在想起来,小时候的劳动主要有几种类型。一是家务,我会经常帮妈妈做家务,很小就会和面、发面、蒸馒头、包饺子,还会用缝纫机做鞋垫、裙子、书包,还有打扫家里的卫生,喂鸡鸭鹅狗猪等。二是农活儿,我会经常帮妈妈到菜园里摘菜,到地里插秧、拔草、收割,一望无际的田野有时让我绝望也充满希望。三是学校劳动,我没有上过幼儿园,小学六年一直是班长或者学习委员,值日已经不算什么劳动了,冬天我经常早早地到学校生炉子,还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到苗圃捡粪的劳动。我的劳动记忆更多的是在农村,也就是我的13岁之前。上面提到的劳动都是在农村时发生的。13岁以后,全家搬到城里,就没有农活儿了。但是我还会帮妈妈做很多家务。这些劳动经历塑造了我,培养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任劳任怨的品质,让我更懂得父母的不易和生活的艰辛,让我懂得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周 敏: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和妈妈住在她任教的中学里,那时妈妈带毕业班学生,每天都会很晚回来,于是我就学习帮妈妈煮饭。印象最深的是,我第一次煮饭,那时不懂得米饭会膨胀,放进去两碗大米,煮出来一大锅米饭,妈妈和我吃了好几天剩饭。小时候的劳动课和手工课好像是合并在一起的,有教授缝补衣物、毛衣编织等内容。在上了初中以后,同学们就喜欢在周末的时候聚会,其实,就是去某个同学的家里,一起做一顿午餐,共享美食。实际上,我的“厨艺”就是从那时打下的基础,这要得益于我的一位对饮食颇有研究的同学,教了我们好几道名菜的制作工艺。总之,就我个人经验而言,童年时的劳动经历充满了乐趣,这种乐趣,一方面来自于享受“劳动成果”,另一方面,则源于劳动过程中,和同伴们的互动交流。现在想起来,相比较而言,后者似乎比前者更能带来快乐。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初审:江玉婷

复审:张中江

终审:张维特

◆ ◆ 往 期 精 选 ◆ ◆

“红学泰斗”周汝昌逝世10周年,他的散文也写得极好

潘凯雄:一条血浓于水的大命脉

王国平:陈启文的书写呈现出刚烈、硬朗的风格

2022年布克国际文学奖得主吉檀迦利·斯里:让故事一直渗透在感官中

樊希安:我是一个晚熟的人,一个晚熟的作家

排版|童 尚

好书探,我们绝不放过一本好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为什么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非常重要?

郑杨 好书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